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什么不能被拍成Vlog!”

点击关注 遇见觅游遇见幸运

整合作者:觅游李楠学长



编审:觅游东东学长

前段时间,一个紧张得好似警匪大片,却又无比真实的Vlog火了。“这不是演习,子弹已经压满了”,视频开头的一句话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7月8日,海南警方发布了一条关于“蓝天二号”抓捕行动的Vlog视频,真实记录了抓捕电信诈骗犯的现场。

视频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有的嫌犯也给这条Vlog点了赞:

事实上,这已不是海南警方第一次使用Vlog的方式记录警务工作的日常。根据@海南警方微博的记录,Vlog系列已经推出了20多期:

近年来,视频开始取代文字成为了人们纪录生活、传递信息的首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符合当下碎片化内容消费习惯的短视频迎来爆发期。视频博客(Vlog)兼具短视频的互联网传播优势和传统博客的个人化内容趋向,在短视频热潮中迅速兴起。

  一、Vlog的前世今生  

(一)从“古老”的博客(Blog)说起

博客,英文名为Blog,为Web Log的混成词。它的正式名称为网络日记;又音译为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或者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以网页形式出现,并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排列。

博客是继MSN.BBS.ICQ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但仍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比较著名的有新浪等博客。

博客是用户生成内容在早期的一种典型模式,从篇幅较长的网页博客到140字的微博,如果把以图文为主的博客一并归为传统Blog,那么Vlog便是以Blog的概念为核心发展出的一种视频形式。

如今,尽管网页博客逐渐淡出互联网舞台,微博也渐渐演变成为社交与综合性内容的分发平台,但无论是以图文为主的传统博客还是以视频为呈现形式的视频博客,都围绕着Blog 的概念核心,即Blog所具有的个人性、开放性、交流性等特点。

 

(二)短视频热潮下的生活记录

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7年的97.5%提升至98.3%",这使得“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以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中,以UGC模式为主,兼具“草根性”和“趣味性”的内容,更符合互联网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2012年,一种被称为"Vlog”的视频模式开始在以UGC为主的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出现并兴起。

Vlog即视频博客,是“Video Blog”的缩写,指以个人为呈现主体,以其生活里的一段时间或某个事件为拍摄单位的一种短视频形式。被称为Vlog之父Casey Neistat在Youtube上拥有900万粉丝,累积播放量达到10亿。

与一般的网络视频不同,Vlog强调人格化,透过传播者的镜头与受传者的移动屏幕,二者在共建的社交空间里实现一种虚拟的“面对面沟通”。Vlog视频博主是Vlog的传播者和内容主体,多数情况下也是视频的拍摄者及制作者,他们多使用随身携带的一部相机或手机进行拍摄或自拍,除视频本身的声画之外,一个完整的Vlog多包含个性化的剪辑、配乐和字幕等元素。从内容上划分,Vlog可分为记录生活的视频日记和某一领域下的主题视频,常见的“主题性”Vlog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旅游、聊天、时尚美妆、美食、生活事件。

 

(三)专业化平台与头部社交平台同发力

2017年是中国的短视频市场大爆发的一年,普通的短视频应用和平台,如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微视等抢占着趋于饱和的短视频市场,而针对Vlog这种新形态短视频的专业平台也在悄悄萌芽。于2013年成立的短视频应用“小影”,在成立之初即专注于开发移动端视频的剪辑和制作,2018年小影提出了“V光计划”,“V”代表Vlog,表明了将把Vlog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目前各类短视频应用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类似“小影”、“VUE”、“一闪”等专注于开发移动端视频剪辑和社交功能的平台陆续出现,大大降低了Vlog制作的门槛。这类应用允许用户直接导入手机中拍摄的视频片段,通过应用内简化版的剪辑、特效等操作步骤,使Vlog视频更易制作和发布,同时建立平台内部的社交圈,通过用户的分享增强平台自身的社交属性。

 

与此同时,微信、微博等头部社交平台也逐渐意识到Vlog的发展潜力,不再仅仅作为Vlog粗放的分发渠道,而是开始建立自己专属的Vlog平台。

 

微信开发了“票圈Vlog”小程序,并在首页设置舞蹈、音乐、旅行、日常等分类,用户上传的优质Vlog会得到平台的首页推荐,新浪微博也建立了“微博Vlog”的官方账号,并发出正式召集令,规定“过往30天里,发布过4条以上Vlog,就有资格申请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博主,并享受微博的资源扶持”。从总的趋势上看,新兴的专业化平台与头部社交平台都在同步发力,试图把Vlog作为自己在短视频领域中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对象。

 

(四)为商业精准投放带来空间

随着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商业广告投放的新阵地,Vlog以领域的高度垂直化和用户的高黏度为广告的精准投放带来新空间。Vlog内容的垂直化程度高,时尚、旅行、美食等分类能够天然区隔对不同领域感兴趣的受众,当受众成功转化为某一博主的粉丝,并对该博主的日常内容保持长期的关注时,会在潜意识里把对方当作熟识的朋友,从而接受和认可其生活方式,甚至产生一种信任。

因此,Vlog博主一般拥有较高的用户黏度和忠诚度,Vlog博主极具风格化和个人化的内容则进一步细化了商品的受众,商家只要找到与自己目标受众定位相符的Vlog博主进行产品推广,从一定程度上说便实现了广告的精准投放。

有关品牌的研究分析了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中晒出品牌的行为,并指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这些学生和品牌二者不断塑造自身风格特性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构成了一种相互的认同”。接到商业广告的Vlog博主将品牌或产品植入到视频内容中,通过直接使用、体验或口头推荐,实现Vlog内容的商业变现。

这种商业模式起始于时尚美妆领域,美妆或时尚博主通过在视频中使用品牌的化妆品完成妆容或将品牌衣物作为穿搭示范以获取广告收益,例如韩国的美妆博主Pony最初以分享自己的化妆视频走红,之后将广告品牌的化妆品植入到自己的视频中,最后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类比旅行类Vlog的商业投放多对应户外出行类商品,生活记录类的Vlog则多对应日常用品,总的来说,针对Vlog的商业投放模式趋向精准化,目标受众的领域细分明确。

 

二、视频博客(Vlog)生成内容的特点衍变



(一)以blog的概念为核心

blog是以博主为中心的展台,博主的个性与价值浮现于不同类型的文本之中,Vlog则是Vlog博主的展台,其身份、个性、风格通过视频画面得以呈现。

同时,blog具有开放性,《网络社会学》中对博客的开放性进行了论述:“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之一,博客成为一种交流空间,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公共领域,主体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限制机制达到最低点。”

Vlog作为博客的一种类型,同样是个人空间在公共领域的展示,Vlog如同一本公开的“视频日记”,允许网络空间里的他人围观自己生活的一隅。“每一个社交的参与者都有一个想象中的观众。社交规则中对窥探行为的抵制,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人们的隐私多么需要旁人的参与”。

人们越来越愿意通过围观普通人的生活,满足自己在共鸣中寻找差异的心理诉求,同时开拓眼界、满足好奇心,形成投射再反观自身,完成对自我的一次次构建。这种对自我的构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在一个社会动作中影响他人,然后采取他人被该刺激唤起的态度,然后又对这一反应做出反应,这样一个社会过程构成了一个自我”。

相较于其他的短视频,Vlog具有更高的用户黏度和更强的交流性,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充斥着越来越多夸张的表演成分时,“强调真实记录和人格化属性的Vlog越来越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所接受的记录生活的方式。观众真正喜欢看的并不是简单的对于博主生活的记录,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拍摄者个人风格的生活记录”。

 

(二)PUGC带领UGC协同发展

blogVlog,都是从用户生成内容的角度出发,始终带有强烈的UGC色彩,但视频形式的输出相对纯图文的发布具有更高的门槛,仅把当前的Vlog定义为一般的UGC内容是不全面的,“尽管我们总是把UGC与非正式或非专业的内容联系起来,但UGC并不全是非专业制作的内容,事实上,它涵盖的范围很广泛”。

从内容生产机制的角度来说,当前短视频可分为三种类型: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机构创作内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用户内容、PUGC(Professional user-Generated Content)—平台专业用户内容。

PUGC是将UGC与P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Vlog强调单人视角和自拍模式,拍摄设备多简便易携,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日常化和个人风格化,偏重纪录与真实,它区别于由专业机构经详细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而成的专业机构创作内容(PGC),但受到内容制作门槛和传播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当前Vlog在总体上呈现PUGC带领UGC协同发展的势态,即Vlog的传播者多为各个社交平台、视频网站中的网络红人。

如今诸多短视频应用倡导“拿起手机,人人都是记录者”,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是Vlog博主”。Vlog区别于其他形式的短视频,是一个经过片段剪辑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完整集合,这要求Vlog博主具有一定程度的编排思维和剪辑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较为专业的编辑软件制作视频内容,而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用户只需依托平台提供的特效模板(图像、声音、剪辑等)录制简单短小的无剪辑视频。

专业领域的博主、大V甚至演艺明星,或凭借大量产出高质量Vlog从草根用户中脱颖而出的职业Vlog博主,他们产出的PUGC内容一般兼具观赏性和个人特色,更有利于实现广泛的传播与互动。例如演艺明星欧阳娜娜将自己在国外生活学习的日常拍摄制作成Vlog,新浪微博“娜娜的Vlog”话题阅读量达1.6亿,在娱乐圈里掀起一阵Vlog的热潮。Vlog博主@你好竹子原为商业短片摄影师,曾在社交平台上尝试连续31天用Vlog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新浪微博的粉丝从10万到近200万,她的Vlog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还包含着自己的观点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视觉化增强互动性与代入感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内容消费习惯的改变,UGC的内容形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网页端博客到移动端微博,字数内容由长变短,而从Blog到Vlog,则是图文变视频,视觉上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在媒介形态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4G网络的普及使随时随地看视频成为网民的常态。“网络视频作为网民用来交谈的方式,其图像以及表情符号的确成了‘通用的表达语汇’”。

相比以图文为主要形式的传统Blog,具有多重话语模式的Vlog能够增强受传者的代入感,大大增强了传播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Vlog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情态性的视觉画面。Vlog“视频中往往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生活的常态,在色彩饱和度、亮度和色调上具有高情态性,能够使人身临其境,引发共感,拉近与观众距离,建立互动关系,实现交际意图。”

Vlog博主在自拍视角中的目光总是直视镜头,仿佛在向观众索取反馈与互动,“其视线与观众平齐,使观众感到直接地介入,成为其直接甚至是唯一的交流对象,并且在一定意义上与其达成沟通。而音乐和声音也在Vlog中起到了促进互动的重要作用”。

《网络社会学》中阐述了“界面”的概念,当屏幕界面上的电子文本呈现在面前时,主体首先假想自己是他人,然后再以他人的视角想象自我。从某种程度上说,受传者关注的Vlog博主往往拥有着受传者自身喜爱或向往的生活方式,在观看体验中,受传者能够获得满足、兴奋和激励等情绪,从大多数Vlog的评论互动中可以看出,这些受传者能从Vlog中获得某种归属感、认同感,甚至影响和改变着自己的真实生活。

Vlog的受众群体中,95后、00后的年轻一代为大多数,B站作为目前中国汇聚大量优质Vlog资源的平台,“其月度活跃用户数量超过7000万,其中近82%出生于1990年至2009年之间”,95后和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内容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Vlog直白又碎片化的叙事更易展现和凸显真实和个人化的表达。

他们有着明显的“松圈主义”倾向,即“热爱圈子,表现自我”,崇尚“或弱或强,或疏或亲”的社交圈,趋向接收和认同“适度真实”的包装,Vlog中的生活片段是博主带有选择性的主观表达,镜头细节的组接与呈现,从具象中拆解出了当代年轻人的某种共同的抽象价值符号,是对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探求和向往。

 

 参考文献:

[1]邱意浓.探究国内Vlog发展现状——以哔哩哔哩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7.

[2]隋岩,刘梦琪.视频博客(Vlog)的内容特点及其治理[J].学习与实践,2018(11):61-67.

[3]张昕.Vlog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视觉说服视角[J].青年记者,2018(17):98-99.

[4]吴洪莉,刘梦娇.VLOG:短视频下一个爆发点——基于B站的热门Vlog视频内容生产策略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6):129-132. 




觅游业务训练营开班招生 ing

23号正式开班!

高质量的课程+二稿批阅到考前

开课初期,以小作业练习(不一一批阅,会集中讲解)的形式帮助大家动笔,养成写作思考的习惯,从8月中旬开始消息和评论交替布置作业每个人的作业都可得到批阅,批阅到考前一周。

 近期优质内容必读:

新媒体时代女性生存困局。

《乐队的夏天》小众文化的大众化突围。

周口男婴失踪:一场“琼瑶式”的反转新闻

他们的“巴黎”和我们的“圣母怨”

吴谢宇案:媒体的克制与想象

媒介与技术结合的热门话题,彭兰老师早已给你画好重点



--觅游寄语--

觅游的每个学长学姐都曾是考研人,所以我们更清楚你的无助和你的需要。也许你看到文章与总结会有感于自己的浅薄,也许你会惊喜的在里面发现你需要的文字,这些都没关系,以后的日子,我们还会陪你继续走下去。慢慢地,改变就会一点点地在你身上发生。


以下几篇经验贴,在备考之初好好研读,相信你能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经验,为接下来考研摸清备考方向,积蓄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要急,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经验贴合集:

厦门大学第一名:我能考第一,不是运气

浙大第二名: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聪明的方法

南大第一名:考研这一程走完后,这些人这些事,弥足珍贵。

一战人大初试第三名:回顾整个考研时光,我的脑海里只有几个字“平平淡淡才是真”。

南京大学新闻学第一名,备考路上我的几点建议。

华东师大第2名:他说“相信我哟”,我信了。

上海大学专硕第1名:一战成硕的秘诀,10分努力+1分幸运

双非工科跨考暨大MJC一战上岸:我可以,你也可以

组团经验贴:深大专硕初试第2名——看到就是赚到的三跨少女初试413分秘籍

组团经验贴:三本一战跨考深大,学硕初试第2名

山西大学412分第1名:愿你丢掉包袱,勇敢前行

遇见觅游 · 遇见幸运

微信公号 : 觅游新传考研

新浪微博:觅游新传考研

喜马拉雅FM:觅游新传考研

伴随式教育 ▏相信坚持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